Saturday, June 29, 2013

2013年6月份讀書報告

 這個月是推理聯合國月 (隨口胡謅的!!) , 分別讀了英國、法國、香港、中國、 台灣, 美國, 當然和絶對不能少得了的日本推理小說,  而且我更特地選了非主流的作品。 

小説
1. Christopher Fowler  - Ten-Second Staircase
2. Paul Halter - 血色迷雾
3. 喬靖夫  - 東濱街道故事集
4. 褚盟 - 謀殺的魅影︰世界推理小說簡史
5. 李健浩 - 聖蘭女中殺人事件
6. Ellery Queen - 色情電影謀殺案
7. 濱尾四郎 - 日本偵探小說選Ⅱ
 
漫畫
1. 偵探犬夏多克 1 - 安童夕馬

 

 

Ten-Second Staircase
 


Christopher Fowler, 少數還在寫本格推理的英國推理小說家, 更有好幾本書都是不可能犯罪小說, 其中包括了這本 Ten-second Staircase. 他的筆下有一個系列,描寫倫敦 (London)的一個警察部 - Peculiar Crimes Unit (PCU), 專門處理奇案異件 。

不過要搞清楚,  Peculiar crime  不等於 Impossible Crimes, 所以 PCU 的案子不一定全部都是不可能犯罪, 他們只是處理比較奇怪的案子而已。

比如說 PCU 的第二件案子 - The Water Room, 描寫一個女人被浸死在乾燥的地下室, 第三件案子 - Seventy-Seven Clocks 則是有一個看起被蛇咬死的人和一個穿著古裝而死的人。


現在來到了第四件案子- Ten-second Staircase, 更加古怪, 裡頭共有四個不可能情况。

第一個死者是女藝術家, 死在展覽場的玻璃箱裡。時有很多人在場, 但沒有人知道屍體何時出現。 只有一個少年指証說那是一個身高七呎的山寨大盗, 騎著一匹馬進來把死者丢進玻璃箱。。。。。
 


第二件命案發生在健身房, 某著名電視主持人死在裡面。 健身房對面的住戶力証說是那天上的打雷衝進健身房裡把他擊死。。。。

第三和第四件命案同時發生在兩個不同的地方, 死了兩個人。 一個跌死, 另一個被燒死, 那山寨大盗又出現了,問題是他怎樣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的命案現場?

最後一件更誇! 山寨大盗已經被包圍住了, 但他竟然能遁地而去。。。。


這本書厚逹四百頁, 花了我接近兩個星期來讀!這四百頁所講的東西太多了 - 故事一開始就是 PCU 面臨關閉! 雖然此書已經是本系列的第四集, 作者還是花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PCU。 接著這山寨大盗的所犯下的命案又寫了整兩三百頁,這當中還有很多詳細的枝節 - 比如說展覽勝館的詳細資料、 倫敦的犯罪集團、  輔導中心的歷史等。。。不能說這本書有很多炫學, 只能說是這作者寫書比別人更詳細。

我讀到一半時, 其實已經被那些太過詳細的情節弄得很不耐煩了, 要花很多心神去讀, 中途一度想丢書。  當我還在迷失在山寨大盗命案中, 作者生怕書不夠厚, 又加入了另一件新的由吸血鬼所犯下的案件, 這吸血鬼更牽涉案了男主角, John May, 的女兒和孫女。。。

不可能犯罪的迷底其實不難猜到!當你想通了某個關鍵之後, 你大概會猜到迷底。 

對於沒接觸過這個系列的讀者來說, 裡面的人物會很好玩。 PCU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成立的, 這本書的兩個男主角很早就投身於這個部門。 所以在二零零六年, 你可以想到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所以他們查案和破案的方法還是用回老招數。。。

綜合來說, 這本書不會給人好看的感覺!網上的好的評價是之後的兩本: White Corridor 和 The Victoria Vanishes, 得空我會找來看一下。 

評價: 如果你有很多時間而又想看一些特別的, 本書可以一看。  



血色迷雾

 


 

向來對於 Paul Halter, 我都很積極的推薦。 始終除了日本外, 寫本格推理兼不可能犯罪的歐美作者真的買少見少, 寫得好看更是難找!

但這本《血色迷霧》卻要例外了, 

- 如果你還沒買, 我會說:別買!

- 如果你還沒看, 我會說:別看!


這本書有三爛:翻譯爛、詭計爛 和 故事爛!

先談談那個很爛的翻譯 - 這應該是所有 Paul Halter 翻譯中最差的一本。 譯者應該是不懂推理小說, 所以一些特有的名字就跟著音譯。  比如說, 把開膛手傑克寫成部腹手! 這還可以原諒,

最令我頂不順的是那種英文式的中文, 請看以下的句字:

- 如果他真的對金錢不感興趣, 就會接受讓與! (P48)
- 我沒有証劇, 但卻是嚴肅的推則。 這只限我們之間, 不是嗎?(P93)
- 我們好長時間沒見到他了,  他反感我們。 (P150)

整本書是用谷哥來翻譯的嗎? 

Paul Halter的強項是簡單但漂亮的詭計, 比如說《达特穆尔的恶魔》, 又或者是 Night of the Wolf 裡的 The Cleaver, 全部都很簡單但非常的漂亮。 在這本書, 總共有三個迷:

1.一個要表演魔術的男人在帷幔後面被刺死, 但之前觀眾已經檢查過了帷幔後面, 已經肯定那兒沒人。
2.一個疑犯跑進了死胡同但卻消失了, 翻遍整個胡同也找不到人。
3.監視者看到一個黑影從一個房間跳下來, 他立刻飛奔過去, 但黑影一下子就消失了。

第一個迷底, 我看了好幾次, 不是不明白, 但心裡一真疑惑著 : 真的能做到嗎? 雖然有平面圖, 但某些地方和偵探的解釋出有點衝突。
第二個迷底簡是就是冷迷底, 我還以為在看赤川次郎的小說。
第三個, 算了, 不說了。


故事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個是發生在鄉下的謀殺案, 第二個部分就是著名的開膛手傑克案! 老實說,  Paul Halter這個寫法很有新意, 我一直在看他怎樣把兩個故事連接起來。
但我很失望, 兩個故事簡直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和島田的概念一樣, Paul Halter也創造了一個故事來道出他心目中的開膛手傑克是誰和為甚麼要開膛, 但他的紙上推理比起島田就相差多了。 

評價: 本來應該是要丢書的, 但看在是 Paul Halter份上, 留著吧! 




東濱街道故事集
 


 

會買這本書是因為書後面寫著“本格派警察小說”! 知道喬靖夫向來是寫暴力小說, 以為這次他要改寫推理小說, 所以就捧場了!
本書收集了三短和一中篇, 全部故事的背景都是在一個架空的城市 - 東濱進行。 故事讀起來, 這個東濱感覺上是有著日本新宿的外貎, 但生活在裡面的人卻有著香港人的精神。 

〈職業人質〉
這故事有著非常捧的點子, 有人的職業竟然是人質?  值得一讀的好故事!

〈曜子的秘密〉
這故事非常的普通, 一點都不特出。 為何喬靖夫會寫這種淡如水的故事?

〈企業間諜〉
很有亞刀田高的風格! 但整個故事不會太吸引。

〈東濱特搜隊 East Bay Vice〉
如果說喬靖夫想寫的是警察故事, 我覺得出來的効果的更像是電視劇的 The A Team!喜歡動作故事的可以看一下。

所以, 整本書沒有甚麼本格推理, 但有著喬靖夫一貫的流暢文筆, 再加上很現代化的情節和設定, 可以消摩時間。 個人覺得如果他肯添重一點暴力和色情, 那可能會比較好看。

評價: 看不看, 隨你! 




謀殺的魅影︰世界推理小說簡史
 


 

這本書的來頭不小, 封面寫著“島田莊司作跋”, 書背則有道尾秀介、 西澤保彥、二階堂黎人等來推薦。 (但一本有這麼多推理名家撑腰的書, 出版社卻沒有打甚麼廣告!我也是無意中才發現的)。

 


其實我有點好奇的, 現在上網, 隨時都可以找到一大堆關於推理小說的歷史, 禇盟會帶來甚麼新意呢? 

讀完整本書後的點點滴滴感想:
1。 看起來本書應該是以杜漸的《偵探推理小說談趣》作為基礎, 然後再從那兒擴充。 
 


2。 當然他寫的比杜漸更詳細, 福爾摩斯和愛倫坡裡看到很多新的訊息。
3。 第十頁很明顯的有兩個錯誤的日期。
4。 理所當然的他也加入了日本新本格浪潮和中國的“原創推理”, 但(故意的?)忽略了台灣的推理風氣。 
5。 書裡的照片實在很差勁!  很多張照片都是又濛又黑。
6。 為甚只有島田莊司是對鏡頭而已? 其他的作家沒有看鏡頭, 有點像偷拍的感覺!
7。 中國的“原創推理”風氣其實很濃, 但本書竟然一個名字都沒有提及。
8。 書中提及了新本格時代的當一個陌生的名字 : 中西明智和他的著作 - 《消失》, 令我心癢難撓。 但找了一下谷哥, 竟然沒有這個人的資料。
9. 所有的翻譯小說都沒有附上原書名, 這一點非常的不好。  

綜合來說, 這本書對於推理的歷史寫的很不錯, 可以第一次接觸推理小說的讀者吸受很多新的知識。 比如說:

- 誰是第一個寫推理小說的人?
- 誰是推理三巨頭?
- 甚麼時候是推理黄金時代?
- 新本格到底有多少個時代?

諸如此類等。。。。

評價: 每個推理小說迷的架上都應該有一本參考書, 如果你沒有的話, 就買這本吧。 



聖蘭女中殺人事件



可能是沒有期望太大的關係, 這本書出乎意料的好看!
一開始作者已經說明這不是本格推理小說, 所以我是抱著這樣的心態讀下去。
閱讀本書過程非常愉快, 作者用不用的視點來推動劇情, 不知為甚麼有一股自成的吸引力, 一路令我不自由主的閱讀下去。
雖然說沒有本格推理, 但推理過程卻相當紮實, 條理分明。
人物雖然不出眾, 但互動關係卻很生動。 老師們覩衝突、學生們的友情、男女間的愛情都寫的相當好。
整個故事也很不錯。

總而言之, 很好看的小說!

評價:未必是最好, 但是一部夠好的小品。




色情電影謀殺案

 


在所有署名 Ellery Queen的書, 當中有廿八本只是掛名作品。 這廿八本其實都是別的作家所寫, 但利用昆恩的名字出版。 廿八本當中,有廿七本是別的作家寫完後, 然很由Ellery Queen之一的 Manfred Lee來編輯。 另一半的 Ellery Queen, Frederic Dannay , 則完全不插手這廿七本作品。 
這第廿八本的掛名小說, 《色情電影謀殺案 》卻有點特別!當愛德華霍克 (Edward D Hoch)寫完本書交給 Manfred Lee 修訂, Lee 還沒完成就去世了, 之後的工作就由 Frederic Dannay 接手。 
書裡的偵探列出了六個理由來分析兇手是某人, 在這裡我也給六個理由你為甚麼要看這本書:

  1. 就如上面所說, 這本書是 愛德華霍克 寫,Manfred Lee 修訂, 再由 Frederic Dannay 完成, 三巨頭一起完成的書, 你怎能錯過呢?

  2. 這也是 愛德華霍克 罕有的長篇推理小說! 事實他只寫了兩本, 所以你應該收這本。

  3. 就有如所有 愛德華霍克的作品一樣, 這本書完全遵守本格遊戲規矩, 全部線索在破案前都很公平的擺在眼前。

  4. 臉譜很有辦法找到了愛德華霍克 (Edward D Hoch)來為本書寫前言。

  5. 書後更收集了愛德華霍克所寫關於昆恩的專文, 也是值得收藏的一篇。

  6. 身為昆恩迷的愛德華霍克寫出了昆恩第一期的推理小說, 邏輯和意外性滿分!

不過這本書有他的缺點, 不能否認出的是故事相當枯燥, 平板的敍述, 沒有追閱力。

評價:值得本格迷收藏的一本書。 


 

日本偵探小說選Ⅱ 
 



這是浜尾四郎的短篇集, 收錄了他的七個短篇。 
甚麼?  你不知道浜尾四郎是誰!沒關係, 其實我也不知道, 但重點是我覺得他的作品很好看!
不過, 你不能以本格推理的眼光來讀這本小說, 這不是這本書所收集的故事的重點, 整本書其實只是在探討一個主題:法律是否對人人公平? 

〈他是殺人兇手嗎?〉
這個故事有一個比較深奧的主題, 我讀了兩次才明白。 書中的主角的舉動是否有點過火? 我可以明白但未必認同

〈惡魔的弟子〉
這故事有一個很巧妙的結局, 令我想起了一個在黃金時代非常活躍的作家, 他可以說是推理先驅, 有一本著名的作品的結局和這篇一樣妙。

〈死者的權利〉
這故事和在大馬剛發生的朱玉葉案子雷同!富家子誤殺了被他攪大肚子的酒女, 但因為父親的勢力而可以無罪釋放。 結果。。。
書未還留下了一個沒有解答的問題。


〈被殺害的天一坊〉
這故事對法律指控意識最嚴厲!!!
法律是死的, 人是活的!當一個人利用著法律去操縱另一個人的生死時,那法律的精神還算是公義和公正嗎? 

〈夢中殺人事件〉

〈他殺了誰了呢〉
這故事和和前幾個故事所探討的問題相差不遠! 當一些人有權有勢時, 他們就可以利用法律來為所欲為。 這故事非常好看!

〈旅途上的殺人犯〉
這這個故事我不多說了, 只能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看的故事。

簡單的來說, 我沒有想到浜尾四郎這本故事真的很不錯!他是戰前的作家再加上作品又帶著濃厚社會派的意識, 我還以為會難“啃”, 但浜尾四郎設計故事能力一流, 令到這本書出乎意料的好看。 這麼說, 我可以開始他的長篇, 《殺人鬼》!

評價: 推薦!



偵探犬夏多克 1
 

 

有在網上書局看到這本漫畫, 但一直沒有怎樣去留意!福爾摩斯輪迴後變成小狗, 擺明就是一部搞綽頭的漫畫! 再加上我又不是福迷, 所以根本沒有去留意。 
但無意中知道安童夕馬就是天樹征丸後, 我相當喜歡他的金田一, 所以就買了回來。 噢, 我也算是他的粉絲吧? 只是, 為甚麼安藤夕馬(天樹征丸)這麼喜歡和姓名為佐
藤的漫畫家合作呢?

看完後的第一個感覺還蠻不錯, 但故事不會特出, 推理部份遇算是中規中矩! 只是有點覺得佐藤友生在表逹線索的畫面沒有佐藤文也般的這麼清楚。還有, 為甚麼女主角
的胸部要畫得這樣誘惑?

基本上整部漫畫就是金田一的風格 -  兇手總是有一個非殺人不可的理由!  然後在被抓到後, 就會一把鼻涕, 一把眼淚滴的在痛哭。  (幸虧, 那隻小狗沒有大聲説: 我以福爾摩斯的名聲來保証。。。。)

 

評價: 已經有人告訴我這漫畫板是越來越差, 現在我會繼續買下去, 但會分分鐘停止。      

No comments:

Index of the blog

Last Updated :   02 FEB 2025 1. 相關文章 2. 日本作家 3. 歐美作家 4. 華人作家 5. 合輯 6. 漫畫 7. 電視/ 電影